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曲农业产业园区企业项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曲农业产业园区企业项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牛腭湖怎么形成?
泥沙沉积 牛轭湖形成过程 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 3、河曲愈来愈弯 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 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牛轭湖亦是一种河成湖,以其平面形态独特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湖北的尺八口和原有的白露湖及排湖,内蒙古的乌梁素海皆为著名的牛轭湖。 乌梁素海系蒙语音译名,意为杨树湖。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东北8.5km处。是典型的河迹牛轭湖,其成因与黄河改道和后套平原发展农业灌溉关系密切相关。 1850年前,黄河流入后套平原,分为南、北两河,当时南河(今黄河)并非主河道,而是北河(今乌拉河至乌加河间)为主河道,并沿狼山东流与石门河相汇再转南注入南河。 后因新构造运动使后套平原下陷,北河在乌拉山西端受阻,不能东泄而形成一条南北角的弧形河道,这就是乌梁素海发育的前身。 以后,由于狼山山麓冲积洪积扇的不断扩展,使河床抬高,终于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将乌拉河至乌加河间长15.0km的一段河道淤塞,并迫使北河南移,成为现今之黄河,原河道仅残留大巴尔洞与海壕两处积水洼地,形成面积仅2.0km2的湖泊,其余低地被垦为农田。 汉族农民在后套定居后,把乌加河作为后套农业灌溉总退水渠道,使灌溉尾水全部汇入大巴尔洞和海壕洼地,加上此时黄河多次泛滥,注水入湖,使原积水面积逐年扩大。现湖面面积为233.0km2,最大水深2.5m,平均水深1.12m,蓄水量达3.25×108m3。
牛轭湖形成是因为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区,主要是因为平原地形较为起伏较小,所以河流的流速减少,河流的流水速度减少,大量的泥沙沉积下来,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了弯弯曲曲的河道,所以河道就会形成湖泊。
走西口是什么时候的事,有什么历史背景,大概有多少人走西口?
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下南洋;这四股大军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移民主旋律。
故事发生在明朝中期,一直延续到清朝整个一朝;时间的跨度长达将近四百年。俗话说,故土难离;为什么不在家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却偏偏要离乡背井流落他乡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口急剧增加”;现有的耕地无法养活“过剩”的人口;此外,清代乾隆时期开放东北移民政策抵消俄罗斯的扩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回到“走西口”。走西口,和其它几路离开家乡的移民潮一样,也是因为连年太平没有大规模战争人口增加过快,使得老百姓不得不另谋生路!
有道是“树挪死 ,人挪活”;走西口,同时也造就了当时西北边疆的经济繁荣;极少数有经营头脑的当起了老板,晋商也因此名噪一时。
中国古代的地名非常富有文化色彩;比如说“杀虎口”就是其中之一。走西口必定经过“杀虎口”,也就是说“给你一个下马威”,如果顺利通过,前程无限光明。
走西口,其实不一定是“一路向西”;最后的目的地是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当时叫做“归远(归绥”(绥化)地区;
真正一路向西的是极少数,最后到了莫斯科(当时俄罗斯已经修了远东铁路)。
前前后后几百年,走西口的总人数已经无法准确统计,大概至少在五百万左右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曲农业产业园区企业项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曲农业产业园区企业项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